安徽多地积极应对旱情 保证群众饮水安全
“找到水了”,随着一声惊喜地叫声,一道清澈的小溪出现在潜山市官庄镇孔士村村民华德怀等人的眼前,他们已经在深山里翻山越岭四五天,就为了找到一处稳定的水源供给给村民。
近期我省多地遭遇严重旱情,11月上旬仍无有效降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和全省各地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抗旱救灾工作。
旱情持续:本月上旬无有效降水
在过去的一周,我省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降水,气温还持续偏高,让我们怀疑过了一个“假秋天”。据气象部门预计,11月上旬我省仍然没有有效降水,干旱持续发酵,目前江淮和江南之间的大部地区已经达到了特旱级别。
据省气象台预计,本周我省仍以多云天气为主,降雨偏少。受冷空气影响,6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有弱降水,同时3日开始全省平均气温自北向南将逐渐下降2~4℃。
潜山市:钻入深山找来泉水
“从7月份以来,我们这儿三个多月没下雨,池塘里的水都干枯了。一个多月以来,村里6个水厂,由于水源枯竭,其中3个先后停止供水,村民们只能到离家较远的下浒山水库挑水吃。”潜山市官庄镇孔士村党总支书记华文东说。
官庄镇孔士村距离城区60公里,是潜山市最偏远的山区村落,村内有37个村民组2338人,由于受持续干旱影响,造成12个村民组人畜饮水出现困难,受灾群众达到1500余人。
寻找新水源,保障群众生活用水,成为当地政府的头等大事。
土生土长在大山里的华德怀,熟稔当地山况地势。镇、村干部请他做向导,去深山老林寻找山泉水源。
“山高林密,植被茂盛,山间几乎无路可走。我们一行三人,由华德怀领头,在大山里转悠了四五天,终于在一个地名叫老虎洞的地方,发现了5个山泉眼汇聚成的小溪流。溪流虽小,但水源稳定。”官庄镇孔士村委会主任华成龙说。市水利局技术人员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通过GPS实地勘测引水线路和高差,从技术层面来保障引水成功,同时安排资金,保障工程建设。
经过一周的施工,在老虎洞建起1.5米高的拦溪堰、可容纳4个立方量的取水井,铺设40PE管道7公里,共投入资金16.6万元。人工“甘霖”被源源不断引入百罗水厂蓄水池,又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村民家中。
目前,孔士村还有五百多位村民自来水供应不上,他们居住分散,为此,官庄镇采用权宜之计,购置几千米管道,分发给有条件的农户,就近从邻居家接水。近日,镇、村干部在合适地点再次寻找到新水源,眼下正在申报对接,尽快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以期早日恢复全村水厂正常供水。
官庄镇孔士村全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成为潜山市抗旱保供水的典型缩影。针对干旱严重、无水的偏僻地方,潜山市采取应急送水等保障措施,全市未出现群众“无水吃”的现象。
金寨:铺设管网送水上门
金寨县古碑镇官池村龙冲组位于古碑镇东南方,高山环绕,长期住户为十几户留守老人。原先,流经房前屋后的山涧、溪流是他们用水的主要来源。早在今年4月,古碑镇实施了三批次五类项目工程,集中新建一批小型供水饮水工程及配套管网工程。不过,古碑镇连续多月基本没有降雨,山涧地表径流断流,有的水源点逐步枯竭,新建的饮水工程出现了断水现象,9月底多村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临时无法解决用水问题,古碑镇党委、政府便组织运水车,每天循环为水坪村、黄尖村、陈冲村、袁岭村等偏远村民组送水,应急解决43户129人吃水问题,更是为一些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送水到家,村民的安全饮用水得以确保。
在古碑镇袁岭村的饮水应急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还在加班铺设管网。“再过两天,自来水就能流到我们家里了。”老河组村民李玉琴开心地说。袁岭村新建的1处沉井、1座泵房、1座慢滤池和1座清水池,可解决袁岭村19个村民组、王湾村5个村民组共702户3000多人的饮水问题。像袁岭村这样的饮水应急工程,该镇共建设20处。
“根据旱情现状和摸排情况,我们镇在前期集中新建一批小型供水饮水工程的基础上,紧急寻找新水源建设饮水应急工程,采取各种应急救援措施,全力确保群众喝上安全饮用水。”古碑镇镇长余利群介绍道。针对水坪、留坪、陈冲等村缺水情况,古碑镇立即组织人员现场勘查、制订方案、加紧实施,在甘坳、上湾、李湾村民组新建大口井、调运接入管道,村民们也积极开挖管道沟槽、填埋,及时解决了143户572人的饮水困难。
霍山: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全力抗旱
今年入汛以来,霍山县境内干旱少雨。汛期(5月1日—9月30日)霍山气象站累计降雨589mm,仅为多年平均的6成左右。尤其进入9月份后,全县高温少雨,9月累计降雨量仅5.0毫米,10月份在进行人工增雨情况下降雨量也仅为20.1毫米,9、10两月降雨累计不足多年同期一半,全县遭受了大面积干旱灾害,部分地区发生了人饮困难。县防指于10月23日17时启动了霍山县抗旱Ⅳ应急响应。
据介绍,截止到10月30日8时,境内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三大水库水位分别为:108.50m、 167.16m、 184.93m,其中佛子岭水库已经在死水位以下运行了8天。三座水库可用库容(死水位以上库容)仅为3173万m3,其中磨子潭剩余1454万m3,白莲崖剩余1719万m3,小水库、塘坝蓄水量3310万方,全县水利工程蓄水总量不足常年7成。
面对严重的旱灾,霍山县委、县政府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抗旱调度会,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对在地作物的田间管理,组织全县人民全力抗旱,确保人饮安全、保障生产正常。
霍山县水务局组织全局力量,成立抗旱分片包保服务指导抗旱工作组,协助和服务各地开展抗旱工作。采取打井、溪沟筑堰截流引水等方式建设应急水源工程;调集抗旱机械给水厂架设临时泵站,采取抽水补量方式向自流供水水量不足水厂进行增量补水;结合人饮工程建设,加快进行供水管网延伸和管网改造项目建设;协助乡镇对水源不足的地方开展应急送水、储水;坚决保障不出现群众无水可饮情况。
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力度疏浚沟渠,清淤塘库,确保各类输送水系统通畅。抓紧补墒抢墒播种,确保在适播期内完成秋种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浇灌,保障茶树、油茶等重要经济作物成活。供电公司、发改委、财政局等单位都通力协助,从抗旱用电、资金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各乡镇不等不靠,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利用沟塘堰坝,拦蓄地面径流,保住有效水源,并通过挖塘打井、抽水送水等措施解决人畜饮用水,安排灌区高岗地带使用机械提水,保障群众生产和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