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新报告:未发现饮用水微塑料对人有害,需要掌握更多数据
界面新闻8月22日消息,如果问有哪种人造物质在地球上无处不在,首先想到的非微塑料莫属。这些通常认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颗粒近日又被发现在北极的雪,以及美国的“彩虹雨”里。微塑料污染淡水源和土壤,也随之进入了人类的身体。
非微塑料是否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至今没有权威的科学结论。8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报告,首次对微塑料对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估。
世卫组织报告封面。
该报告指出,目前在海水、废水、淡水、食品、空气、饮用水(包括瓶装水和自来水)中都能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世卫组织认为微塑料不会对人类构成健康重大威胁,但各国必须为阻止塑料污染进一步扩散做出努力。
报告显示,饮用水中的微塑料颗粒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伤害。它们分别是物理上的颗粒渗透,化学上的添加剂等物质,以及附着在微塑料上的微生物,也称为生物薄膜。
从物理颗粒上来说,世卫组织认为大于150微米的微塑料不太可能被人体吸收,但纳米级(粒径小于0.1微米)的微塑料可以通过饮用水被肠胃吸收,且在高浓度的条件下引起发炎等症状。
报告称,从另外两方面来看,饮用水里的塑料化学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伤害,也没有现有证据能够证明附着在微塑料上的微生物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伤害。
世卫组织负责公共卫生、环境的司长Maria Neira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迫切需要更多地了解微型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因为它们无处不在,包括在我们的饮用水中。根据现在有限的信息,目前饮用水中的微塑料似乎不会对健康构成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这份报告的结论是在目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但正如世卫组织在新闻稿中所指出的那样,目前科学家们对微塑料的研究数据非常有限。在报告的最后,世卫组织列出了此次所参考的研究基础,共9份。
事实上科学家们对微塑料的研究不仅数量不足,质量也堪忧。今年3月,全球最大STM(科学、科技、医学)期刊《Science Direct》在量化分析了50份现有的微塑料样本对人体健康威胁研究后,《Science Direct》认为,在所有方面符合要求的研究样本只有4份。要想全面了解微塑料对人体的危害,必须进行更多的高质量的研究。
Science Direct发表的同行评议论文
据悉,现有的废水处理技术可以去除水中超过90%的微塑料,其中最有效的过程来自于过滤等三级处理。传统的饮用水处理也可以去除小于微米的颗粒。但目前,全球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口无法得到清洁饮用水。世卫组织呼吁加强对塑料污染的监控,并进行更多的研究以了解微塑料带来的风险。
牙膏、面部清洗剂、洗发水、防晒霜、沐浴露、剃须泡沫等清洗产品都含塑料微粒,它们经过河流、污水处理厂等而排入水环境中。近几年,瑞典、法国等欧洲多国已明令禁止销售含微塑料粒子的化妆品。